生产队集资建民办小学是件好事,公社对此大为赞扬。
这两年,不少生产大队都陆陆续续建了小学,向阳山已经属于是比较晚的了。
大队长提交上去的申请很快就批复了下来。
然而,众人原本期望的补助却落了空。
对此郭主任也很无奈,“公社这几年也比较困难,之前那些盖学校的大队都是社员掏钱集资盖的,我们也不好厚此薄彼。
这样吧,我和窑厂那边打个招呼,尽量把砖头的价格给你们便宜点,能省下一点是一点。”
大队长也不好说什么。
总不能因为没有补助就不盖学校了。
只好把自家要盖婚房的事顺带着说了。
郭主任得知顾逍和苏知青要盖新房,爽快地批了,“我现在就帮你们打电话。”
顺利拉回砖头后,向阳山小学正式动工。
趁着这段时间农闲,早点把学校盖起来,孩子们就早一天能进教室学习。
在大队忙着盖学校的同时,大队长也开始为筹备上课的事发愁。
教学的事,他是一点也不懂。
只好把小苏叫到家来商量。
苏清苒说得头头是道,毕竟盖学校的事是她主张的,在家的时候也跟母亲聊过。
“大队长,趁着学校还没盖好,咱们当务之急先把老师选拔出来。
在开学前老师们还能备备课,不至于开学的时候两眼一抹黑。”
大队长点了点头,“是要提前选出来,老师确定下来,还要商量着怎么教,咱们这孩子可都是没什么基础的。”
这一点,苏清苒也很明白。
村里的孩子有大有小,一开始也没必要分什么班。
先弄一个大班一块教,过几个月,看看每个孩子的水平,再重新分出个快慢班。
至于老师,按照目前的情况,安排两个就足够了。
一个主教数学,另外一个语文。
剩下的副科,两个人可以顺带着上一上。
但再少也是不行的了,否则这么多孩子管都管不过来。
有什么事,还可以临时帮忙顶一下。
这些事,两人边商量就边决定了,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最难的还是选谁当老师?
除却她自己,知青点现在有四男三女。
选谁不选谁?
大队长最犯难的也是这一点,正当他准备开口,门外突然传来了顾逍的声音。
“你们站在这干什么?”
两人出去一看,这才发现七个知青都到了院内。
七人面面相觑,不好意思起来。
“大队长,我们想过来问问,那个学校选老师的事要怎么个竞选法?”
大队长没有生气,反而有点欣慰。
他们能主动过来打听,起码说明对老师这个岗位还是很感兴趣的。
便主动把大家伙都叫进了屋。
“刚才我正和小苏说到这事呢,正好你们来了。
既然你们都想干,那就先挨个说说,有啥优点、缺点,选拔上之后想怎么干?”
几个人明显就是有备而来的。
按照顺序依次谈了谈自己的想法。
看得出来,大家伙都憋着一口气努力在争取。
毕竟老师每天能拿十个工分,还是很吃香的。
苏清苒原本没打算掺和的,听完之后都忍不住动了心思。
几人说完后,她也举起了手。
“大队长,我也有话说......”
众人看她举手,纷纷傻眼。
“苏知青,你也要竞争当老师?”
“清苒姐,你平时搞副业那么忙,哪有那个精力?”
就连大队长也开始疯狂给她使眼色,“小苏啊,大队那些副业可离不开你啊,这么多孩子,你真要教,那可一点精力都没有了。”
苏清苒眨了眨眼,笑道:“大队长,我是想问问,咱们小学校长有没有人选?
要是没有人选,我可以临时兼任一下,学校刚开始,两个老师肯定也忙不过来。
三个臭皮匠总好过一个诸葛亮,凡事都有个商量。”
刚才一瞬间,她突然就想明白了。
于理,就算她不当这个校长,有什么事,大队长肯定也会来找她商量。
与其这样,还不如混个校长当当,好歹顶个名头,办起事情来也名正言顺。
于情,办学校一直是她的心愿,有她一份心血在,在上正轨之前,她也不可能放任不管。
对于苏清苒的提议,大队长迟疑了一瞬。
他担心的是,万一上面要过问校长身份背景,岂不是又要查到苏家的情况?
但是转念一想,他们是自己集体办的民办小学,也就一个班,上面根本没功夫管他们。
而且郭主任也都说了,学校的所有事情都由生产队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